13355330258
手机:13355330258
邮箱:sdjpxcl@163.com
地址: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花沟镇田兴路23号
化学名称:2-丁氨基乙醇(2-(Butylamino)ethanol)
同义词:N-丁基乙醇胺、正丁基乙醇胺
分子式:C₆H₁₅NO
分子量:117.19 g/mol
CAS号:111-75-1
EINECS号:203-904-5
结构式:HOCH₂CH₂NH(CH₂)₃CH₃
| 参数 | 数值 |
|---|---|
| 外观 | 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 |
| 沸点 | 198–200 °C (lit.) |
| 密度 (25°C) | 0.891 g/mL |
| 折射率 (n²⁰/D) | 1.444 |
| 闪点 (闭杯) | 93°C (199°F) |
| 水溶性 (20°C) | 1000 g/L |
| logP(辛醇/水) | 0.64(预测中等亲脂性) |
碱性:pH 11.9(100g/L水溶液)
反应性:含伯胺和羟基,可参与酯化、缩合等反应。
GHS分类:
H302:吞咽有害(大鼠口服LD₅₀ = 1150 mg/kg)
H314: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
储存要求:避光、阴凉通风,与氧化剂隔离。
防护措施:需穿戴耐化学手套、护目镜及防毒面具。
用途:合成局部麻醉剂(如地布卡因)、抗组胺药及抗生素的中间体。
案例:湖北鑫杰成化工的工艺中,以丙醛和3-氨基丙醇为原料,经还原胺化反应制得,产率达64.1%。
机理:胺基提供碱性,羟基增强水溶性,形成两性结构吸附于金属表面。
工业应用:Eastman Chemical公司用于配制乳液,增强防腐稳定性。
技术背景:传统胺法(如MEA)再生能耗高,贫水/无水相变吸收剂可降低能耗30–40%。
卓越性能:
低再生能耗:沸点高(~200°C),蒸发焓仅为水的1/3,减少解吸热。
分相特性:吸收CO₂后形成富胺/贫胺两相,仅富胺相需再生,处理量减少40%。
研究机构:意大利ICCOM研究所、浙江大学及西南化工设计院已验证其效能。
急性毒性:
| 暴露途径 | LD₅₀ | 模型 |
|---|---|---|
| 口服 | 1150 mg/kg | 大鼠 |
| 腹腔注射 | 840 mg/kg | 小鼠 |
刺激性:兔皮肤接触10 mg/24h致中度刺激,眼接触0.25 mg致重度损伤。
动物实验表明,结构类似物(如烯丙基腈)可诱导抗氧化酶(SOD、CAT),减轻皮肤致敏物(如DNCB)的炎症反应,提示其衍生物在抗敏药物中的潜力。
| 参数 | 传统MEA水溶液 | 2-丁氨基乙醇基相变体系 |
|---|---|---|
| 再生温度 | 110–120°C | 85–95°C |
| 溶剂蒸发潜热占比 | 30–40% | <10% |
| 比再生能耗 | ~4.0 GJ/t CO₂ | ~2.3 GJ/t CO₂ |
液-液相变:吸收CO₂后形成疏水性氨基甲酸盐,在有机溶剂(如乙二醇丁醚)中析出,实现相分离。
最新优化:西南化工设计院开发"胺+二醇醚"复配体系,分相效率>90%,循环稳定性提升。
运输分类:UN 2735(8类腐蚀品),PG II级。
海关编码:29221990(中国)。
CO₂捕集技术产业化:
需优化溶剂粘度(当前贫水体系粘度较高)及长期热稳定性。
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预测,2030年相变吸收剂市场渗透率将达15%。
绿色合成工艺:
开发催化胺化反应路径,替代现有氰基还原法,提高原子经济性。
生物医学拓展:
基于其抗氧化诱导潜力,探索在皮炎治疗药物中的应用。
2-丁氨基乙醇(CAS 111-75-1)作为多功能平台化合物,在医药中间体、工业防腐领域成熟应用,并在CO₂捕集相变吸收剂中展现出革命性潜力。其低再生能耗、高分相效率的特性,契合全球碳中和技术需求,有望成为新一代捕集材料核心组分。未来研究需聚焦溶剂复配优化、长期稳定性及衍生功能开发,以释放其最大价值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