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355330258
手机:13355330258
邮箱:sdjpxcl@163.com
地址: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花沟镇田兴路23号
化学名:N,N-二丁基乙醇胺(2-(Dibutylamino)ethanol)
分子式:C₁₀H₂₃NO
分子量:173.30 g/mol
理化性质:无色液体,微有氨味,沸点229–230°C,密度0.86 g/mL(25°C),难溶于水(4 g/L,20°C),溶于醇、醚等有机溶剂 。工业上主要用作聚氨酯催化剂、纤维助剂及乳化剂 。
该路线以二丁胺与羟乙基化试剂反应为核心,具体工艺如下:
• 环氧乙烷法(工业常用)
反应式:(C₄H₉)₂NH + C₂H₄O → (C₄H₉)₂NCH₂CH₂OH
工艺条件:
– 温度:80–120°C
– 压力:0.3–0.5 MPa
– 催化剂:无或碱性催化剂(如NaOH)
收率:>85%
优势:原子经济性高、副产物少;缺点:环氧乙烷易燃易爆,需严格控温 。
• 卤乙醇法(实验室替代路线)
反应式:(C₄H₉)₂NH + ClCH₂CH₂OH → (C₄H₉)₂NCH₂CH₂OH + HCl
工艺优化:
– 试剂:溴乙醇活性更高(收率89%),但成本高于氯乙醇 。
– 溶剂:DMF或水,加碱(如NaOH)中和副产卤化氢 。
局限性:产生无机盐废液,后处理复杂 。
以乙醇胺与卤代丁烷为原料,需分步烷基化:
• 反应式:
H₂NCH₂CH₂OH + C₄H₉Br → C₄H₉NHCH₂CH₂OH
C₄H₉NHCH₂CH₂OH + C₄H₉Br → (C₄H₉)₂NCH₂CH₂OH
挑战:一烷基化产物易与未反应的卤代烷竞争,导致二烷基化选择性低(收率通常<70%),且需过量卤代烷 。
反应式:(C₄H₉)₂NH + C₃H₄O₃ → (C₄H₉)₂NCH₂CH₂OH + CO₂
优点:
• 条件温和(60–100°C,常压)
• 副产物CO₂易分离,绿色环保
研究进展:浙江大学团队验证该路线收率达90%,但工业化仍待成本优化 。
• GHS标识:
– GHS05(腐蚀性):皮肤腐蚀/刺激
– GHS07(毒性):急性毒性(口服、皮肤)
• 危险等级:6.1类毒害品(联合国运输编号:UN 2873) 。
暴露途径 | 症状 | 急救措施 |
皮肤接触 | 红肿、灼伤 | 立即脱衣,流动水冲洗15分钟 |
眼睛接触 | 严重刺激、角膜损伤 | 清水冲洗20分钟,就医 |
吸入 | 呼吸道灼烧感、咳嗽 | 转移至空气新鲜处,吸氧 |
食入 | 腹痛、恶心 | 漱口,催吐,送医 |
毒理学数据:
• 急性毒性:大鼠口服LD₅₀ = 1070 mg/kg(中毒级)
• 皮肤刺激性:兔实验(500 mg/24h),重度刺激
• 长期暴露:可能致器官损伤(肝、肾),需防累积毒性 。
• 操作防护:
– 通风橱内操作,佩戴化学护目镜、丁腈手套及防毒面具 。
– 避免接触氧化剂、强酸/碱(如硝酸、氢氧化钠) 。
• 储存条件:
– 阴凉通风处,温度<30°C
– 与食品、酸类隔离存放 。
• 泄漏处理:
– 小量:砂土吸附后转移至密闭容器
– 大量:构筑围堤,回收至专业废物站 。
• 灭火方法:
– 适用灭火剂:雾状水、泡沫、干粉、CO₂
– 禁用直流水(可能溅射扩散) 。
• 生态毒性:对水生生物有毒(EC₅₀ < 10 mg/L),需防水体污染 。
• 全球监管:
– 中国:未列入《危险化学品目录》(2015),但需按一般危化品管理 。
– 欧盟:REACH法规要求供应链信息传递(注册号:203-057-1) 。
– 日本:受《ポジティブリスト制度》(肯定列表制度)约束,限用于食品接触材料 。
1. 合成工艺改进:
– 浙江大学开发碳酸乙烯酯路线,催化剂筛选(如ZnO/Al₂O₃)提升选择性至95% 。
– 微反应器技术应用:强化传质,降低环氧乙烷工艺风险 。
2. 毒理机制研究:
– 南京理工大学通过分子模拟,揭示其腐蚀性与分子中氨基-羟基协同作用相关 。
3. 绿色替代品开发:
– 日本国立医药品食品卫生研究所建议在食品包装中限制使用,推动低毒催化剂(如咪唑盐类)研发 。